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

海豹的阿卡編曲123 (九) 故事的溝通

之前提到編曲作為和演出者的溝通媒介而非終端產品的這件事情。很多時候,我們太專注於寫五線譜豆芽菜這件事情,而忘記了這只是把你腦中想要的音樂,以一種稱為 "記譜" 的方式傳達給演出者的過程。就像小說的終端產品不是文字,而是藉由文字將你的故事與世界傳遞到讀者的腦海中。

事實上在很多時候,練歌不只是在抓拍子抓音準的過程,而是抓這首曲子 "想要的世界觀" 的過程。這方面的溝通,是我們常常忽略掉的。

這一回,讓我們更仔細的探討這件事情。




建立共同的畫面

" 這邊我們想要的畫面是甚麼?"

我在練唱時常常問這個問題。唱歌在很大層面是個 "建構世界觀" 的過程,所以團員間對世界觀的共識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層面。

我最常問的版本是 "如果可以,這裡大家會希望舞台打甚麼顏色的燈?" 人類對光的敏感度非常驚人,光是 "藍光" 或 "黃光" 就能造成巨大的差藝。

相同的問題也出現在編曲跟演出者的溝通中。編曲在寫譜的過程中,並不只是把音高跟節奏傳遞給演出者,同時也是在溝通整個 "故事"。

所以才會需要那些表情術語

就算是古典音樂,也經常會在譜上看到例如 "Dolce (溫柔的)" "Festivo (慶典的)" 之類的形容詞。我們常常忘記人類對語言的敏感度,往往一個詞能傳遞的訊息,比你打一大堆大聲小聲漸強漸弱

但我們常常忘記這件事情的存在,忘記我們可以以這種方式跟表演者溝通,而太專注於音符上面。不,音樂不只是音符;它還有很多很多維度可以利用。

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使數位音樂發展到現在,依然不可能完全取代現場表演者,因為人類對於這些情緒的細膩程度,還遠遠超越數位音樂可以追上的範圍。就光想像同樣是海,可以延伸出多少種情緒,就可以了解人類在這方面的無限。




最後提一個個人的經驗。這一兩年我接觸到許多故事性很強的曲子,以至於我在編曲時,慢慢會從 "故事" 的建構開始著手。到現在,如果版面允許,我甚至會在譜上附一段小故事,說明我想要的世界觀。

以下是我編 "金大班的最後一夜" 時,寫給合唱團員的段落:

最後一位客人剛步出舞廳;不久,金大班也要離開了,永遠的離開了。空氣似乎突然藍了、重了,這麼多年來的舞場歲月,一鼓腦地奔馳過舞池,跟隨那名客人的腳步,奔馳而去,留下一片,空白的,藍。

樂池的老師傅彷彿意識到甚麼,悠悠的吹起薩克斯風...

謹將這個經驗分享給大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